11月24日,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教委、市文旅局、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了“2019年‘党的诞生地’——上海百万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活动总结大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苏智良应邀参加总结大会,并作了题为《不忘初心,讲好上海的建党故事》的专题分享。

苏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革命红色基因的发源地,红色基因伴随着上海这座城市成长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正是红色基因传承的最好例证。”
苏教授在现场抛出一系列问题让青年思考:1919年3月17日,89名学生从上海启航留法勤工俭学,当时毛泽东在哪个码头欢送?中共四届三中执委扩大会议在上海哪里召开?引起了现场青年的极大兴趣。苏教授指出,青少年可以探访建党空间、调查建党事迹、保护红色文脉。 苏教授在报告中还介绍了中心学术团队开展的“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遗址发掘项目”。经过九年的研究、坚持和精心打磨,截至目前发现了1020处红色纪念地,编成了《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上海红色文化图谱已基本形成。
苏教授指出,在建党百年时,更需要提炼和宣传建党精神,建立一批与建党相关的纪念场馆。如南昌路100弄2号,当年作为老渔阳里2号,曾经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地,是筹建各地共产党组织、筹备“一大”的“临时中央”。而新渔阳里,如今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当年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红色文化的源头。 最后,苏教授提出希望在建党百年时能找到更多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也希望更多青年加入保护、弘扬上海红色文化的行列。”
据悉,该寻访活动自2018年7月正式启动。2019年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开展了追忆上海解放伟大征程的南京路定向,网红博主导览的老洋房红色故事之旅,与祖国共奋进的静安、虹口红色线路打卡等主题活动。共有3000余支青少年队伍参与活动。来自松江区新桥中学的小蜜蜂小队,上海师范大学的志远队等10支队伍通过线上组队+线下“沉浸式”体验的方式,玩转“红色大寻访”小程序,以“高分玩家”身份获得2019年“党的诞生地”上海百万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活动优秀团队称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等成为了2019年活动中上海青少年最喜爱的五家红色场馆。
(根据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报道《3000余支队伍,10万点击!“红色文化+定向赛”俘获青少年“芳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