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良教授主持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圆满结项

发布日期: 2009-09-04      浏览次数: 1830  


 

苏智良教授主持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圆满结项
 
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苏智良教授主持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禁毒史研究》(批准号:2008BLS004),其最终成果为《上海禁毒史》和《全球禁毒的开端: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两部书稿,共计61万字。市哲社规划办审批,同意该课题圆满结项。2009年1月,与书稿同名的两本著作也由上海三联书店先后出版。
毒品的泛滥,业已成为世界性公害。中国曾经是毒品危害最大的国家,历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曾经像鸦片那样,震撼过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并给她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无独有偶,中国曾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禁毒法令的国家,今年也正是新中国《禁毒法》的首颁之年。而上海襟江带海,自开埠以后一直是中国开放的前沿地区。在外国殖民者的经营下,近代上海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进口和转口口岸。由苏智良、彭善民、胡海英、张虹负责完成的《上海禁毒史》一书,将上海百余年的禁毒史作了阶段性划分,并较为细致地分析了毒品流布、政府禁毒政策演变、民间社会参与等。该书既归纳了上海禁毒工作中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又为我们清楚地勾勒出上海禁毒斗争的发展进程。由此可见,近代上海这一“鸦片之都”,是世界禁毒运动的发源地,在中国禁毒史上也有着深远意义。1909年标志着国际合作禁毒事业开端的万国禁烟会在上海隆重举行。百年后的今天,即2009年2月,联合国禁毒委在上海专门召开万国禁烟会议百年纪念暨世界禁毒大会。《全球禁毒的开端: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一书由苏智良、刘效红完成,作者在查阅了大量志书、档案、英文资料、晚清报刊、中外论著的基础上,构建出万国禁烟会召开的前后轮廓;该书在分析了会议召开背景、进程及其历史影响的同时,将万国禁烟会回归历史的长河,向读者再现了这一百年禁毒大会的真实面貌。
上海禁毒地位重要,但相关研究较为薄弱。苏智良教授主持、彭善民、胡海英、张虹和刘效红参与的《上海禁毒史研究》项目,就是填补这一空白的重要篇章。本项研究中突现的上海近现代禁毒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当今的禁毒工作、社会问题认识和城市社会管理等亦富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说,《上海禁毒史研究》也可为全国禁毒史的地区化研究寻求理论上的支撑,进而完善全国禁毒史研究体系。上海禁毒史的研究,也将使上海史的研究更为深入。
从20世纪80年代起,苏智良教授就一直关注毒品问题。90年代,他独自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毒品史”,同名著作1997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紧接其后,他作为主编之一承担了国家禁毒委员会推荐书目“禁毒全书”;1998年3月,《禁毒全书》分上下两册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共计370万字。2004年至今,苏智良教授又兼任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的董事,一直致力于社区吸(戒)毒人员帮教服务工作。2009年2月26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安部、外交部共同承办召开“万国禁烟会”百年纪念大会,苏智良教授也受邀参加。2月28日,由他牵头筹办的“禁毒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又紧锣密鼓地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禁毒工作任重而道远,全世界同胞对此都应责无旁贷。《上海禁毒史研究》项目最终形成的两部毒品史方面的专著,就是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苏智良教授及其团队向世界联合禁毒百年的献礼。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