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动态
都市中国
都市世界
热点透视
E研究院
English
苏智良教授在上海大学演讲钓鱼岛问题
发布日期:
2011-04-12
浏览次数:
1939
苏智良教授在上海大学演讲钓鱼岛问题
4月7日,苏智良教授在上海大学人文学院举行东方讲坛,作了《钓鱼岛问题与中国战略选择》的报告。
苏教授从“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研究”以及与保钓名士关系的经历,全面阐述中日之间钓鱼岛问题的来源以及我国该做的战例选择。苏教授从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中日国家力量对比介绍和钓鱼岛的概况:(一)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1895年前5个世纪就有中国人在钓鱼岛附近活动,晚明至清时期的《更路薄》、《顺风相送》等一些古籍记载了中国当时皇朝与琉球国王的朝贡关系时,中国的使节曾多次在钓鱼岛中转,中国是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为之命名的;(二)日本对钓鱼岛的觊觎。1875年日本才开始了解钓鱼岛,到了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岛屿,1945年抗战胜利后,根据《开罗宣言》,日本必须归还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及附属岛屿,可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80年代,日本右翼分子不断登岛,日本政府并把钓鱼岛实际控制权掌握在手;(三)保钓运动概况。1970—1980年为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海外爱国人士为主;1990—2000年为第二个阶段,主要以港澳台同胞为主;2001—至今为第三个阶段,主要以大陆人士为主;(四)中国政府的立场和对策。主要是以周总理和邓小平同志理论政策为方针,“求同存异”、“维持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我国政府加强了对钓鱼岛附近的巡视,明确表示钓鱼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就如何解决钓鱼岛问题,苏教授认为在外部要搞好与美、俄、韩、东盟之间的关系,在内要搞好海峡两岸关系、做好军事准备、舆论准备、还有国内的稳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