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城市生活与文化

发布日期: 2007-03-19      浏览次数: 3123  



36日,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久病之后于巴黎家中逝世,享年77岁。

  他是“一位伟大的创造者”

  波德里亚生于1929年,作为家族中上大学的第一人,他在巴黎获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从1968年出版《物体系》开始,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法国知识分子。1976年出版的《象征交换与死亡》一书是他影响最大的著作,被公认为后现代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最重要、最经典的阐述之一。《消费社会》一书从消费的意义上解释了时下的社会则让他风靡于大众,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我国学界批判、理解消费社会的思想基础。

  得知波德里亚去世的消息,法国教育部部长Gilles deRobien说“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创造者”。

  他曾用批评介入海湾战争和“9·11

  1991年,波德里亚曾抛出《海湾战争未曾发生》的论断,他认为第一次海湾战争只是传媒制造了一场影像战争,符号与现实的断裂发挥到极端的判断让他更加有名,也惹来了非议。

  “9·11”事件后他更加大胆地说,这是一次真正让人亢奋的高水准事件,“正如我们所希望的,它打乱了历史的节奏,从象征主义和黑色幻想的意义上说,是一切事件之母”。尽管恐怖主义是不道德的,但它能反映出美国全球化本身的不道德。尽管许多美国人都没法理解他的观点,但他仍然不减对美国问题的热情。

  他的理论来自“刺痛现实的搏斗”

  中国社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尚杰称,波德里亚和福柯、德里达等人都是法国老一辈的哲学家,现在他去世之后,就结束了他们那代哲学家的历史。

  同济大学哲学系主任、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张闳透露,同济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原本还准备今年邀请波德里亚来华讲学。他表示,波德里亚近两年才对中国学术界产生影响,但是,能够真正理解和学习到其思想精髓的人很少。波德里亚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启示,一个知识分子除了自己的学业、学术之外,还能通过自己的知识理性有力地介入现实,对之提出一种解构性的批判,而他的理论就是在刺痛现实的搏斗中得来的。

  他的理论不是回顾,而是前瞻

  谈到波德里亚与福柯、德里达等人的区别时,张闳称,福柯、德里达算是他老师辈的人物,波德里亚一方面延续了他们的研究并进行了融合,另一方面他经历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时代,他的理论不是对历史的回顾,而是具有前瞻性,他对超级资本主义的发展等问题都有预见性,这一点是最为独特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