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动态
都市中国
都市世界
热点透视
E研究院
English
上海世博会场馆的文化意蕴
发布日期:
2010-09-28
浏览次数:
1781
作者: 杨剑龙 选自《中国文化报》 2010 年5月5日第3 版
上海世博会园区总面积为5.28 平方公里,其中浦东3.93 平方公里,浦西1.35 平方公里。浦东园区分为A、B、C3 个片区,世博轴以东的A 片区为中国馆和除东南亚以外的亚洲馆区,卢浦大桥以东的B 片区安排东南亚馆、主题馆、大洋洲国家馆、国际组织馆、演艺中心等,卢浦大桥以西C 片区为欧洲、美洲、非洲国家馆和国际组织馆区,是世博园区场馆最为密集的区域。在世博园里漫步,我们从各国场馆的设计中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意蕴。
从长清路的7 号门入园为B 片区,右侧的锥形红瓦白墙金顶的泰国馆引人瞩目,它以“泰国人:可持续生活方式”为主题。毗邻的菲律宾馆以“动感之都”为主题,白底的墙面上是众多姿态优美纤细的手,让人想到菲律宾舞蹈的舞姿与律动。澳大利亚馆弧形赭色的场馆令人想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上兀立的爱尔斯岩,以“畅想之洲”为主题,呈现“世界上最适宜居住地”的城市形象。新加坡馆望去既像一艘船又如一个有盖的八音盒,灰色椭圆形的造型,表达了“城市交响曲”和谐、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马来西亚馆两个高高翘起的坡屋顶具有马来西亚传统长屋的建筑风格,表达了“和谐城市生活,融洽马来西亚”的理念。柬埔寨馆蓝天白云背景下是吴哥窟雕塑的场景,耸立的古塔群、端庄的佛像,契合了“柬埔寨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经济发展潜力”的主题。印度尼西亚馆以“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多样化城市”为主题,表达对自然资源良性利用的观点。
沿着高架步道往右,在世博轴和A 片区,恢弘端庄的中国馆,这座被称为“东方之冠”中国红的场馆,如一顶巨大的华冠耸立,四四方方倒锥形的设计有着“天下粮仓、富庶四方”的寓意,展示着“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左边的尼泊尔馆以大型佛塔形式为主体,赭色的基调、金色的塔顶与褐色雕花的门楣、窗棂,阐释了尼泊尔古代著名建筑师阿尼哥时代的建筑形式。印度馆洋溢着独特的民族色彩。毗邻印度馆的沙特阿拉伯馆被命名为“阿拉伯之城”,演绎着“生命的活力”的主题。韩国馆以韩文字母组合成展馆造型,银灰色的韩文字母镶嵌着彩色的像素画,演绎着韩国的“魅力城市、多彩生活”。淡茄紫色的椭圆形日本馆宛如一座“太空堡垒”,延续了爱知世博会“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以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构成馆体,表达“心之和、技之和”的主题。
A 片区东南角的朝鲜馆方正的外墙上,蓝天白云的图案与红蓝的国旗反差鲜明。伊朗馆土黄的墙体与尖顶的门窗,呈现出伊斯兰民族的风格。黎巴嫩馆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上面有深浅不同的红色月牙形图案。卡塔尔馆土灰色城堡般的设计,在几株高耸棕榈树的衬托下,呈现出亚洲风情。阿联酋馆如一枚巨大的玳瑁色贝壳卧在蓝天下,又像两条比肩的鱼儿,脊背上片片鱼鳞熠熠闪光,又似两座巨大的沙丘,以独特方式告诉人们如何利用能源。以色列馆天然石块搭建成的“创新厅”象征着与地球、历史、自然资源的联系,玻璃材料的“光之厅”表达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巴基斯坦馆表达着“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阿曼馆是城堡与玻璃幕墙结合的场馆,融阿拉伯特色与现代风格于一体,表达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注重保护历史古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C 片区集中了欧洲、美洲、非洲等国家馆。葡萄牙馆咖啡色三角形凹凸的馆墙与斯洛伐克白底黄绿圈形图案形成对比。捷克馆白色外墙上布拉格城市中心风貌图案以硬橡胶制成的冰球为材料,呈现出捷克冰球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匈牙利馆四周悬挂木条,如同森林。加拿大馆是褐色多面体结构的场馆,3 幢几何体建筑令人联想加拿大国旗上的枫叶。巴西馆墨绿色的墙体生趣盎然。美国馆银灰色圆形馆体上的红色字体,简洁大方。墨西哥馆有独特的风筝广场的设计。智利馆以“新城市的萌芽”表达人与环境、人与人和谐的理念。委内瑞拉馆灰色的城堡与贫民区相结合的设计,在以“还不能企望成为最好的城市”的基点上,向往“美好生活、美丽城市”。古巴馆用古巴城市的巨幅照片,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高架步道以北的欧洲馆琳琅满目,芬兰馆以洁白的“冰壶”表达“优裕、才智与环境”的主
题。丹麦馆表达“幸福生活,童话乐园”的主题。瑞典馆以木材为基本建材,阐述“可持续发展”“创新”“交流”的关键词,闪耀“创意之光”。冰岛馆四方造型的外墙上是晶莹冰的图案,表达“纯能源—健康生活”。挪威馆以诸多巨大的树模型撑起展馆,表达“大自然的赋予”的主题。
爱尔兰馆表达有效利用城市空间的构想。土耳其馆红色镂空墙体的方型展馆以最古老村落Catalhoyuk 的构思,展现文明发源地安纳托利亚的悠久历史。摩纳哥馆银灰色外墙上绮丽海景的“地中海外墙”,呈现出该馆概念型建筑的独特性。希腊馆海蓝色方形墙体上有着希腊古城的图案。罗马尼亚馆以“绿色城市”为建筑理念。俄罗斯馆以灰色主馆旁耸立12 座塔楼的造型,融入了俄罗斯环舞的构思。
比利时馆采取脑细胞为主体的结构,长方形的馆体一面为透明玻璃材料、三面为金属材质,表达“运动和互动”的主题。波兰馆以波兰独特的剪纸艺术图案形成其外墙,土黄色的镂空文饰展示着波兰的文化内涵。德国馆灰色的外形如同一架设计新颖的鬼怪式飞行器,洋溢着城市活力。荷兰馆以错落有致的街区设计形成其场馆,表达了“城市文化多样性”。卢森堡馆以“森林和堡垒”进行构思。意大利馆以马赛克般的玻璃幕墙和块状外墙,形成功能模块、方便重组的造型方式,表达“理想之城、人之城”的主题。英国馆独特的“蒲公英”外形,由6 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形成了炫目的灰色巨大球体,以巨型“种子殿堂”表达“传承经典、铸就未来”的主题。法国馆方形展馆外墙以白色镂空菱形组成,形成其脱离地面的漂浮形式,是座“感性城市”。瑞士馆是灰白色不规则馆体,外面是大豆纤维制成的网状帷幕,神奇迷离。西班牙馆用褐色藤条编织的模板形成“绿洲竹篮”的造型,诠释了“通过科学和技术创新来重塑城市社区”的主题。
C 片区的西南部是非洲、美洲的展馆。突尼斯馆方形端庄造型与玻璃幕墙、镌刻的古文字、门口高大的热带植物相映衬。阿尔及利亚馆馆顶上变幻着绮丽的城市景色屏幕。阿根廷馆褐色、白色相间的方形造型。南非馆土黄色外墙上非洲女性头颅像等,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性。
上海世博会不同国家的展馆设计呈现出不同的构思与文化内涵,从不同的角度演绎与阐释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