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胶州路公寓大火引起的思考

发布日期: 2010-11-19      浏览次数: 2308  


由胶州路公寓大火引起的思考
杨剑龙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28层的公寓发生重大火灾,从下午14时一直烧至近19时,截至16920分,大火已导致53人遇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据有关人员透露,事故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有8人涉嫌重大事故责任罪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火灾发生后,消防部门接警后立刻出动25个消防中队、百余辆消防车投入战斗,紧急疏散救助附近居民百余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等第一时间赶往火灾救援现场,紧急部署抢险救援各项工作。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15日深夜率工作组紧急赶赴上海,凌晨2时许,孟建柱主持召开会议,传达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听取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情况汇报,宣布成立国务院上海市“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俞正声、孟建柱、韩正等分别前往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和华东医院等处,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受伤群众,指示医疗部门和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胶州路公寓的大火已经熄灭,公寓的灾难已经酿成。在火灾的余烬里,我们思考这场大火给予我们的警戒与启示:
防患于未燃是此次灾难给予我们沉痛的教训。该胶州路公寓是19981月建成,总住户为500户,大楼在1个多月前开始了节能保温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形成了某种隐患。工程开始后,到处是施工人员乱扔的烟蒂,保洁人员也不进行清理,住户多次向物业反映该隐患,并未得到重视与解决。事故着火点为1号楼北侧10层楼左右的脚手架,据说为工人焊接时引燃了易燃物导致大火,起火原因为电焊工无证违章操作,呈现出施工管理的松懈无序,也体现出物业管理的疏漏。有专家认为,高楼消防重在防,高层建筑的火灾一旦蔓延,灭火难度相当大,人员疏散的时间紧和难度大,往往导致难以收拾的重大灾情。大楼的消防通道必须畅通,消防设施必须齐全,小区必须有给予消防车留有的通道,必须有常规的检查与登录,以排除火灾的隐患。
加强逃生训练是此次灾难给予我们的警示。高层住宅居民应该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掌握必须的高层逃生常识,在经过必要的逃生训练后,以免遇到灾情而惊慌失措,以至选择一些错误的逃生方式而陷入绝境。有专家指出,遇到火灾应靠近窗口求助,不能躲避于床下、桌下、走廊等地,积聚的烟气足以让人毙命;遇到火灾不能乘坐电梯,起火后往往容易断电;火灾后应该蒙住鼻子匍匐撤离,避免吸入烟气毒气,用湿毛巾、湿毯子裹住头和身子。有人总结出火灾逃生的《七十二字口诀》:熟悉环境,出口易找;发现火情,报警要早;保持镇定,有序外逃;简易防护,匍匐弯腰;慎入电梯,改走楼道;缓降逃生,不等不靠;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被困室内,固守为妙;速离险地,不贪不闹。
强化防火设计是此次灾难给予我们的要求。由于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多、人员疏散难、灾情危害大,高层防火已成为国际性的重要课题。在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方面,必须具有清醒的防火意识,既注重高层主体结构具有足够的耐火性能,注重室内装修材料具有足够的阻燃性能,且注重高层空间之间加强防火隔断、增加灭火手段、加强防排烟措施,高层建筑必须装载消防电子预案系统,给该高层建筑定制灭火预案,一旦火灾发生灭火系统及时报警,催促居民及时逃生,也能够在瞬间调出高层建筑相关数据,以明确的楼层图纸、逃生通道、消防设施等提供给现场指挥者,将危害尽可能控制在最小程度内。
随着中国加快了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各地的高楼先后拔地而起鳞次栉比,高层的防火防灾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有高层建筑14000多幢,超高层建筑近500幢,上海已是全球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高层建筑火灾营救难、危害大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和重视,由于消防车辆举高、消防员登高能力和消防登高路径等方面的限制,高层救火已成为现代城市的重大难题。上海胶州路公寓火灾发生后,消防车的鞭长莫及、火势的迅速蔓延、直升飞机的营救受阻、53人遇难的灾情等,都显示出高层火灾扑救的难度。
上海胶州路公寓的火灾给日益迅速城市化的中国社会敲响了警钟,必须重视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必须重视居民的逃生训练,必须将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制度化法律化,在重视城市的高度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的生命不受摧残,真正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博士、博导]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