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

发布日期: 2006-06-27      浏览次数: 2383  


近日报载,上海主流影院实行“周二半价”,让群众有更多可能走进影院,其中永华电影城首日票房8.7万元,同比上周增加20%,观众约3000人,增加了68%;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白天排队买电影票的罕见情况;有的影院还准备将半价优惠不固定在星期二,以使观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和选择。

读了这则消息,不禁联想到前个阶段上博的一些重要展出,如“周秦汉唐文明大展”,门票和平时一样实行20元一票制,对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实行免费;学生票为5元,学生团体预约免费;家长可以带未成年人参观,未成年人免费;一个是影院“周二半价”,一个是博物馆“特展平价”,都体现了一个精神:让普通市民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进入文化消费市场,用最普通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

于是又想起了另外一种情形: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标着性的城市文化设施不断崛起,海内外大型演出层出不穷,令市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无疑是城市文化建设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一个随之而来的突出问题是:这些新建造的剧院和文化场所的票价动辄数百元、上千元、数千元,乃至上万元,普通市民根本无力消费,而消费的要么是腰缠万贯的大款和囊中殷实的白领,要么是从不自己买票的特殊阶层和群体;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正以和文化设施崛起同样惊人的速度发展蔓延,这是我们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正视的一个问题。

毫无疑问,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艺术展演已不可能再是免费享用的文化大餐,这已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不仅剧院要场租,演员要报酬,还有演出商也要赚钱,所有这一切,就构成了演出的成本和利润;而这些成本和利润,自然都理所当然地加到了观众的头上,造成了今天的“天价”票盛行。因此,要遏制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必须从以下三个源头抓起:

首先是剧院场租的居高不下。须知剧院是国家建造的,是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建造的,我们可以委托或卖断给某个公司经营管理,但首先须明确并强化其建造和管理上的国家性质,国家应通过法规和宏观调控来平抑其租金,使其利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把国家剧院变为己有,订立各种“霸王条款”,谋取场租暴利,这种现象必须坚决制止。

其次是演艺人员的高报酬。现在大腕级演员的出场费,往往都是天价,令圈外人瞠目结舌,影视演员和歌唱演员尤甚。因为有众多追星族的吹捧,加之炒作的因素,市场被众多假象所掩盖,真正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已经背离。虽然商品社会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但艺术毕竟不完全是商品,而且即便是商品也有其自身规律,和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是两回事。

再有是演出商的“一夜暴富”。今天的艺术市场,少了演出商是繁荣不起来的,演出商应该有他们合理合法的利润。问题是:利润必须合理合法,有一个规则和法规,来指导和规范演出商的收入。现在是演出商把剧院的高场租、加上演员的高报酬、再加上自己的高利润,统统加到观众的头上,这样票价怎能不是天价?一些演出商即使拉到了赞助,也不降低票价,以追求“一夜暴富”,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银花开”也。

看来,要有效遏制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就必须正本清源,抓住以上三个环节,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艺术演出市场,这样平抑票价也许就指日可待了。这里,关键是以政策调控为手段,把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在合理和合法的范围之内,既使剧场经营人、演艺人员、演出商有利可图,保证他们的合法收益,同时坚决依据政策法规办事,限制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只要我们认真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是不难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确保艺术演出市场的繁荣与健康发展。

从根本上说,做大、做好、做强公益性文化一块,是有效遏制文化消费贵族化倾向最重要的保证。一个国家,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如何建设好公益性文化的问题,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凝聚民心、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要区别商业性文化和公益性文化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前者由政府主导,让市场去运作;后者虽也可借鉴市场化手段,但投资和管理主体是政府。政府投资建造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象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以及各类社区文化中心,都是公益性文化设施,它们是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其中有些活动是免费的,有些活动需要收取一定费用,但即使收费,也须贯彻公益性原则。而且,即使是商业性文化,也有一个和公益性文化的关系问题。商业性文化完全由市场运作,从根本上说,是市场决定票价,但这个市场必须是健康有序的,因而票价必定是合理合法的。在这个大前提下,政府依然可以通过制定有关法规,提取商业性演出利润的若干百分点,用于贴补公益性演出,用政策杠杆来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反之亦然,凡是承担了政府公益性文化活动的企业团体,在以后的商业性文化活动的竞标中,应综合考虑其曾经做过的奉献。这样,形成公益性文化和商业性文化的良性互动,对有效遏制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肯定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生产和消费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让最普通的百姓能够用最平民的价格享受高品位的文化,这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政府的政绩不仅在于建造了多少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更在于多少市民在这些设施里享用了高品位的文化。正如一些专家所建议的,公益性原则、非暴利原则、法治原则、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应该成为演出市场定价的根本依据,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应该而且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