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开明、大气的思路建设文化大都市

发布日期: 2007-09-06      浏览次数: 1998  


市第九次党代会是在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上海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党代会上,提出了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政府推动与发挥市场作用相协调、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挖掘城市文化底蕴与提升文化创新能力相促进,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提出了要加强文化创新能力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体制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文化创新活动,着力促进学术创新、艺术创新、产业创新,努力打造创意之都。
  一个真正的文化大都市,不但要具备明显的教育、文化、科技产业优势,具有覆盖广泛、数量众多的文化设施和旅游资源,具有强大的媒介传播优势,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独特的文化风格、深厚的人文积淀、高尚的市民素质、不息的文化创新精神。这些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从市第九次党代会的表述中得到充分展现,让我们看到了上海正沿着更为开明、更为大气的思路来建设文化大都市。  
  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实质是指明了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发展原则问题。党代会提出坚持弘扬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一方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同和提倡,更为深刻的另一方面是对和谐文化的倡导和推动。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文化需求,单一的文化产品、单一的文化样式、单一的文化趣味已无法满足这些现实的要求,只有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丰富我们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但与此同时,文化的多样化还必须与健康、积极的主旋律相结合,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建构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城市的核心文化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也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塑造和建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政府推动与发挥市场作用相协调,实质是指明了建设文化大都市的推动力问题。上海要建设文化大都市,推动的力量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不能仅仅寄托于市场,两者应各有侧重、合理分工:政府的推动,应该侧重在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改善城市文化生活、依法为各种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机会等方面;市场的作用,应该表现在市场主体的培育与发展、市场要素的集聚和繁荣、市场竞争的规范和提升等方面。建设文化大都市,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并举,是政府推动与市场力量协调的共进过程。  
  坚持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实质是指明了建设文化大都市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全球化的现状下,一方面要积极吸纳、融合世界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要保持民族优秀文化,坚持“文化自觉”。只有在“拿进来”的同时凭借自身文化特色“走出去”,才能在国际上具备文化竞争优势,也才能使上海成为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窗口、国外文化经典荟萃的舞台和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坚持挖掘城市文化底蕴与提升文化创新能力相促进,实质是指明了建设文化大都市中文化保护与文化创新的问题。一座城市有着自己的“记忆”和“血脉”,它们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风骨,只有切实保护好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才可能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同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激活这“记忆”和“血脉”,使之成为活生生的文化景观,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城市的文化日新月异。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文化创新活动,促进学术创新、艺术创新、产业创新,都是在为文化大都市注入新鲜的血液和精神,使上海成为创意之都、创新之城。  
  用这种更为开明、更为大气的思路来建设文化大都市,让我们看到了上海文化发展的全新前景:
  在“文化关怀与普及”的新举措下,上海将全面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宜居特色。随着“以人为本”综合发展观逐渐形成,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发展正发生“向文化的转折”,对于文化发展的战略中更重视“人”的主体性。上海提出“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正是这种观念的真实体现。  
  在“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的目标下,上海将在推动经济发展之时,更为充分、全面地发展文化力,让文化力与经济力量相得益彰,并使之成为凝聚市民群体的精神力量和不懈动力。
  在“努力打造创意之都”的构想中,上海将完成文化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的完美结合。近年来,全球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趋势表明,它们将文化发展策略放在了更为重要的地位。与以往的文化发展策略相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有以下重大转型,它们大多借助“文化创意”全面振兴城市发展。如英国的老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提出了建设“创意之都”(Creative City)或“文化之都”(Cultural Capital)的发展战略,借以改变其因工业衰败后导致的都市衰落。西班牙巴塞罗那也提出了“都市即文化,文化即都市”的观点,提出将文化作为其建设“知识都市”(Knowledge City)的发动机。此种趋势重点在于将“文化创意”与城市振兴、城市转型相结合,有效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今后上海在打造“创意之都”的过程中,必将同样实现这一目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