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动态
都市中国
都市世界
热点透视
E研究院
English
当代都市文化研究方向代表性成果
发布日期:
2011-08-08
浏览次数:
6657
孙逊首席研究员的《名著改编与经典代读——论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本文发表在《文艺研究》2010年第12期,为该期带头文章。文章把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争论上升到名著改编和“经典代读”的高度,就其成功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出虽然新版电视剧以忠实原著为基本定位,但拘泥于表面的形似而忽视原著的精神,营造戏剧化的热闹而无视作品反映的传统社会的礼仪特征,使新版电视剧留下太多的缺憾;此外,改编文学名著,应该对人物形象有深入把握,就《红楼梦》而言,这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复杂紧密相关,而新版电视剧在片面追求声音与画面之美感的同时,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流于肤浅乃至错位;更重要的,以这样的改编发挥“经典代读”的作用,其实是在传播经典的同时又削弱乃至歪曲了经典,类似商业化运作给名著改编带来的趋同性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陈平原特聘研究员的《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
本文发表于《社会科学论坛》2009第5期,文章指出:“同一座城市,有好几种面貌:有用刀剑刻出来的,那是政治的城市;有用石头垒起来的,那是建筑的城市;有用金钱堆起来的,那是经济的城市;还有用文字描出来的,那是文学的城市。我关注这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但兴趣点明显倾向于最后一种。有城而无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了城与人,就会有说不完的故事。人文的东西,需要不断地去讲述、解说。文献资料、故事传说、诗词歌赋等,这些文字建构起来的都市,至少丰富了我们的历史想像与文化记忆。”用诗意的笔触展示了文学与都市的关系。
陈映芳特聘研究员主编的“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丛书”
本丛书已出版两本,分别是《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和《现代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变迁:住宅、生态、治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城市社会的转型及其扩充、发展,是当今中国社会演变的最重要、最深刻的内容之一。如何记录、描述这样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并对其作出相应的解释、阐述,是需要各门学科从事城市社会研究的研究者们共同努力的艰巨工作。由于城市社会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从人口生态、空间形态、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社会意识以及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层面,还涉及到全球化的背景以及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类型的跨地域、跨文化的共通性,所以,其研究的艰巨性不仅在于这项工作需要有实证性的调查研究,需要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更需要有各种形式、各种层面的比较研究,包括国际间的、城市间的对照和比较。本丛书中的《都市大开发》一书获得了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现代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变迁》获得了2009年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 著作类三等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
登录